關於眷村

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,承載著延續三代的土地連結與生活記憶,整整超過一甲子歲月的歷史痕跡,根據荷據時期《巴達維亞城日記》記載,雲林土庫、虎尾、褒忠一帶原居有平埔族「華武壟社」(Favolang),因發音相似,普遍相信為「虎尾」地名的由來,日治時期,《虎尾庄治概要》更詳細記載乾隆初年開始有漢人前來開墾的紀錄,也清楚地描繪移民漸增的虎尾人車絡繹不絕的繁華街市景象。

日治時期,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虎尾興建了糖廠,造就了虎尾「因糖而興,因糖而盛」的美名,時至今日仍深深影響著虎尾的地方發展。日治末期,中日戰爭爆發,為了因應戰事,日本政府在虎尾興建了日本海軍航空隊的基地,軍方為了尋找更隱蔽的掩護場所,於是將當時分別為後壁寮、竹圍子、吳厝等村的居民遷往重新規劃的新社區──新吉里及三合里──居住,將遷村後的原址按照四個區域加蓋軍事戰備設施或宿舍,提供海軍航空隊的教官、行政人員及學生使用,或作為醫院及倉庫用,日本戰敗後,由中華民國空軍接收而成為空軍眷村。

1945-2006

民國三十四年(1945),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日本帝國結束在台灣五十年的統治,國民政府派任陳儀接收台灣。日方於戰爭後期大量建造機場,中華民國三軍就屬空軍接收的土地最多,然而,兵力不敷分配,國民政府僅派遣六名軍人接管虎尾機場與兵營,初期甚至因人手不足,尋求附近居民協助看顧營區,一名曾顧守一區的耆老回憶,屋內放置著汽油、汽車、火藥等物品,還曾見過神風特攻隊所使用的戰機停放在機場,「那種小架的飛機叫『紅蜻蜓』,也就是日本人開去撞的那種……整台飛機駛去撞,夾著兩粒五十公斤炸彈,去撞美國的航空母艦」,日軍離去後,林本郁老先生再次踏入昔日的家園,改朝換代的舊地,一切彷彿歷歷在目。

國共內戰,國民黨節節敗退,1949年,中國大陸全面失守,大批軍眷陸續抵達台灣,部分空軍與軍眷被分配至虎尾機場,開始一段遠離家鄉的逃難生活。海軍航空基地於隔年即轉為初級飛行訓練中心,延續原飛行場的機場跑道,並將一到四區的房舍進行隔間設計後,配予單身軍人、地勤機械士官與眷屬,後為因應訓練中心成立,遂分配宿舍予飛行教官及其眷屬居住,此時一到四區已轉型為眷村,戰備碉堡和硬體空間則繼續沿用,具備辦公及電台等功能,眷村出入口矗立的軍帽型崗哨也持續站崗。
初級飛行訓練中心於1959 年結束,此時的基地內部已進行調整,改作為空軍新兵訓練中心。新訓中心的成立,代表著當時全台所有空軍新兵都必須來到虎尾受訓三個月。大量人潮帶動了小鎮的商機,娛樂產業也因大批士兵而起,像是黃金戲院和國民戲院一帶,於彼時為重要的休閒娛樂場所。新兵懇親也為虎尾帶來了經濟效益。眾親友們搭火車抵達斗南、轉乘公車至虎尾採購,接著便坐上計程車前往新訓中心。許多虎尾人的記憶中,當時計程車滿街跑,總把光復路擠得水洩不通,也曾有眷村人推著攤子到新訓中心做起生意,上述總總加上糖業興盛所帶來的效應,使得物價直直攀升,遠高於鄰近其他地區,讓虎尾一度冠上「小台北」的稱號。空軍新訓中心逐漸在全台人民的內心產生共鳴,如今提到「虎尾空軍仔」仍有許多人頻頻點頭。

新訓中心的成立也促使眷村內人員的流動更加頻繁,許多空房合併使用。1960年代軍人婚姻條例鬆綁,許多人開始組成家庭,產生典型的外省兵與台灣新娘的組合,因應孩子誕生後衍生的空間需求,許多居民開始運用屋外的土地加蓋,而由日治時期兵營所改建的眷舍則因建築本身較高,因此除了向外延伸,還加蓋閣樓,成為特殊的樓中樓景象。家家戶戶為了增加收入,不僅飼養家畜、種植作物,也開始經營起副業,如養鱉、養魚、種蘭或者開餐廳。其中,養蛋雞最為常見,至今仍可在眷村中看到許多荒廢的雞舍。建國眷村的人口於1979 年行政區重劃為建國里。眷村人才濟濟,除了誕生前空軍副總司令黃榮德、前國防部副部長林鎮夷等軍事菁英外,甚至連陳蘭麗、包娜娜等王牌歌后也出身於此。此時的眷村在新舊族群的融合之下,成為文化豐富多元的場域,堪稱最輝煌與熱鬧的年代。

然而,時間到了1980 年,隨著孩童長大成人、出外求職,造成人口遞減。加上整體大環境的生活條件改變、人民的經濟狀況逐漸富裕,不少居民選擇向外置產、帶著一家大小搬離老舊殘破的眷村。1986 年的強颱韋恩重創三、四村,更使四周一片狼藉,難以修復;在軍方的安排下,三、四村部分的住戶被遷往廉使里的空軍新城安頓。1988 年,三、四村遭徵收,四村改建成為雲林第二監獄,眷戶可選擇搬到廉使里的建國新城、使用補償金購買北港國宅,或是領取補償金後離開。另外,虎尾空軍新訓中心也於1991 年正式解除任務,空軍基地改為空軍防砲警衛幹部教育訓練班,從此阿兵哥小鎮所帶來的盛況已不復在。最後一道宣告建國眷村走向沒落的命令,是2004 年的「國軍軍事組織及兵力調整規劃案」,正式廢止空軍基地的任務及功能,劃歸高鐵特定區。隔年,一、二村的居民便因眷改條例而遭強行撤離。隨著最後一戶眷戶於2006 年遷出,建國眷村與空軍基地也悄然退出小鎮的生活舞台,從此被大自然所接管。過去因本省與外省族群的隔閡以及屬軍事區域等因素,虎尾的一般居民沒事並不會主動進入眷村。因此荒廢後,眷村與在地人的距離愈來愈遙遠,許多新生代甚至不曉得它的存在。

Prior to the 19th century, Jian Guo was a rural area where farmers strived to live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.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, villagers were forced to evacuate due to military requirements of WWII; the village was altered into front line dormitory for the Japanese troops; it was later taken over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fter the War. In 1949, a large number of military dependents retreated to Taiwan, and this land became a safe haven to most air-force dependents who settled here for decades, coloring the history with legendary pages. Hu-Wei Jian Guo Village has today become a cluster of cultural heritage; it still retains integral warfare facilities, hydraulic structures, and bomb shelters left by the Japanese troops, with shelters are maintained intact, showing that the conservation and activation of Hu-Wei Jian Guo Village has never stopped under multi-layer historical vestiges and multiplex group links.